招生工作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化学专业简介
更新时间:2012-12-26 浏览次数: 来源:
专业代码:070301
学科门类:理学
主干学科:化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实际问题,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在中等学校从事化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到厂矿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或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和深造。
二、培养规格
1.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牢固掌握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数学、物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哲学、法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具有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实验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意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人际交往意识;具有较好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求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素养;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2.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1)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求实,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工作。
(2)初步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系统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以及化学工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掌握并能应用基本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素质和从事化学教学、化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技能;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基本能力。
(5)了解与化学相关的各交叉学会的知识,具有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6)了解化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的状态;了解化学教育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
(7)熟练掌握英语,能阅读英文专业文献。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9)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义务。
三、课程设置结构体系
本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体系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类别:理论教学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和选修课三个教学平台,三个教学平台下共设有6个课程类别,其中公共基础课平台包括通识教育课和教师教育课;专业教育课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平台包括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类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学术与科技活动、技能训练(含化工基础见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八个部份。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学术与科技活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化工基础见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具体安排如下:
1.入学教育与军训
入学教育与军训对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入学教育与军训时间为2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入学后进行。
2.劳动教育、社会实践
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时间为3周,第一、三、五学期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3周,在寒、暑假中进行。
3.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
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和提高学生从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要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学生到中学见习,听化学观摩课,了解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及教改方向,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通过选派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分组指导学生校内试讲和教育实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分析中学化学教材、进行教学研究、讲授课程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能力。时间为10周,其中教育见习2周,安排在第四和第六学期各一周;教育实习8周,安排在第七学期。
4.学术与科技活动
对学生进行培训和具体指导,组织学生申报学校的科研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比赛, 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聘请省内外学者、专家进行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选择部份专业功底好、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
5.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通过“三笔字”、普通话训练,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具制作,系统训练学生掌握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和专业学科教学技能,训练时间安排在短学期。
6.化工基础见习
化工基础见习是学生在学习化工基础课程中通过参观了解相关化工产品的实际生产工艺流程等,培养和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安排在第七学期,时间1周。
7.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按化学(师范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规范执行,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进行。通过撰写学期(或学年)小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术论文(设计)的选题、资料查询与筛选、正文写作、答辩的全过程及规范化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训练。第八学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等工作占课堂教学时间8周。
五、学制、学时与学分
1.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区间为3~6年。
2.学时与学分:理论教学2773学时,164学分,实践教学32学分,合计196学分。
六、毕业条件、学位授予与学位课程
1.毕业条件: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完成本专业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学分要求,且平均学分绩点达到规定要求方能毕业。
2.学位授予:取得毕业资格且学分绩点达到学位条件要求的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3.学位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
 
七、课程设置结构体系表
教学类别
教学平台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占总学时的学时数
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学分数
学期学分分配
与开课学期
理论教学
通识教育课
公共基础课
必修
878
31.7%
51
15学分/学期(1-4)
通识任修课
任修
160
5.8%
10
 2学分/学期(2-7)
学科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
必修
780
28.1%
46.5
12学分/学期(1-4)
教师教育课
教师教育课
必修
156
5.6%
9
3学分/学期(4-6)
专  业  课
专业基础课
必修
528
19.0%
31
9学分/学期(5-7)
专业选修课
限选
140
5.0%
8
4学分/学期(6-7)
任选
131
4.7%
8
4学分/学期(6-7)
小    计
2773
100%
164
23学分/学期(1-7)
实践教学
 
入学教育与军训
必修
2周
 
 2
2学分/学期(1)
劳动教育
周末、课余
 
 2
0.5学分/学期(1-4)
教育见习/ 专业见习
课余 / 2周
 
 2
1学分/学期(4、6)
教育实习/ 专业实习
8周
 
 6
8学分/学期(8)
社会实践
寒假、暑假
 
 2
1学分/学期(2、4)
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
周末、课余
 
 4
1学分/学期(2、7)
技能训练与测试
5周 + 课余
 
 8
2学分/学期(3-6)
毕业论文(设计)
5周 + 课余
 
 8
8学分/学期(7-8)
小    计
 
 
32
 
合 计 学 分
196学分
 
八、教学时间计划总表
学年、学期
                  
项目        周数
合计(周数)
1
2
3
4
5
6
7
8
授课周数
16
16
18
16
18
16
18
 
118
入学教育与军训
2
 
 
 
 
 
 
 
  2
教育实习(专业实习)
 
 
 
 
 
 
 
8
  8
毕业论文(设计)
 
 
 
 
 
 
 
8
  8
考    试
2
2
2
2
2
2
2
 
  14
劳动教育
 
 
 
 
 
③周末、课余
教育见习(专业见习)
 
 
 
 
 
 
②周三下午
社会实践
 
 
 
 
 
③寒假、暑假
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
 
 
 
 
 
③周末、课余
短学期
 
2
 
2
 
2
 
 
6
教育周数
20
20
20
20
20
20
20
16
156
寒、暑假
6
6
6
6
6
6
6
 
 42
合    计
52
52
52
42
198
 
九、教学计划运行表

教学平台

课程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时数

学分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总计

理论

实践

16

16

18

16

18

16

18

16

通识教育

公共基础课

1011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32

16

3

 

3

 

 

 

 

 

 

10111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6

32

4

2

2

 

 

 

 

 

 

 

201110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90

64

26

5

 

 

5

 

 

 

 

 

201110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8

32

16

3

 

 

 

3

 

 

 

 

10311001

大学英语A(1)*

64

48

16

4

4

 

 

 

 

 

 

 

10311002

大学英语A(2)*

80

48

32

4

 

5

 

 

 

 

 

 

20311003

大学英语A(3)*

72

54

18

4

 

 

4

 

 

 

 

 

20311004

大学英语A(4)*

64

48

16

4

 

 

 

4

 

 

 

 

214110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64

32

32

4

 

 

4

 

 

 

 

 

21411002

计算机应用*

72

36

36

4

 

 

 

4

 

 

 

 

20221001

大学语文

36

36

 

2

 

 

2

 

 

 

 

 

11511001

大学体育(1)

32

32

 

2

2

 

 

 

 

 

 

 

11511002

大学体育(2)

32

32

 

2

 

2

 

 

 

 

 

 

21511003

大学体育(3)

36

36

 

2

 

 

2

 

 

 

 

 

21511004

大学体育(4)

40

32

8

2

 

 

 

2.5

 

 

 

 

10111005

形势与政策(1(讲座)*

8

4

4

0.5

 

0.5

 

 

 

 

 

 

20111005

形势与政策(2(讲座)*

8

4

4

0.5

 

 

 

0.5

 

 

 

 

30111005

形势与政策(3(讲座)*

8

4

4

0.5

 

 

 

 

 

0.5

 

 

40111005

形势与政策(4(讲座)*

8

4

4

0.5

 

 

 

 

 

 

0.5

 

10111006

三生教育(1

16

16

 

1

1

 

 

 

 

 

 

 

12711007

三生教育(2

16

16

 

1

 

1

 

 

 

 

 

 

22712002

心理学*

36

32

4

2

 

 

 

2

 

 

 

 

22712001

教育学*

36

32

4

2

 

 

 

 

2

 

 

 

31212001

教育技术学*

36

18

18

2

 

 

 

 

 

2

 

 

31312101

中学化学教学论*

48

48

 

3

 

 

 

 

 

3

 

 

小计

 

1034

772

262

60

9

11.5

17

16

2

5.5

0.5

 

通识教育选修课

160

160

 

10

 

 

 

 

 

 

 

 

学科基础

学科基础课

11113003

高等数学B(1)*

72

72

 

4

4.5

 

 

 

 

 

 

 

11113004

高等数学B(2)*

64

64

 

4

 

4

 

 

 

 

 

 

21313102

普通物理*

72

72

 

4

 

 

4

 

 

 

 

 

21313103

普通物理实验

36

 

36

2

 

 

2

 

 

 

 

 

11313104

无机化学(1)*

80

80

 

5

5

 

 

 

 

 

 

 

11313105

无机化学实验(1)*

40

 

40

2.5

2.5

 

 

 

 

 

 

 

11313106

无机化学(2)*

48

48

 

3

 

3

 

 

 

 

 

 

11313107

无机化学实验(2)

32

 

32

2

 

2

 

 

 

 

 

 

21313108

有机化学(1)*

72

72

 

4

 

 

4

 

 

 

 

 

21313109

有机化学实验(1)*

45

 

45

2.5

 

 

2.5

 

 

 

 

 

21313110

有机化学(2)*

64

64

 

4

 

,  

 

4

 

 

 

 

21313111

有机化学实验(2)

32

 

32

2

 

 

 

2

 

 

 

 

21313112

分析化学*

64

64

 

4

 

 

 

4

 

 

 

 

21313113

分析化学实验(1)

32

 

32

2

 

 

 

2

 

 

 

 

31313114

分析化学实验(2)*

27

 

27

1.5

 

 

 

 

1.5

 

 

 

小计

 

780

536

244

47

12

9

12.5

12

1.5

 

 

 

专业教育

专业基础课

31314115

仪器分析(含实验)*

90

54

36

5

 

 

 

 

5

 

 

 

31314116

物理化学(1)*

72

72

 

4

 

 

 

 

4

 

 

 

31314117

物理化学实验(1)*

36

 

36

2

 

 

 

 

2

 

 

 

31314118

有机波谱分析

36

30

6

2

 

 

 

 

2

 

 

 

31314119

物理化学(2)*

64

64

 

4

 

 

 

 

 

4

 

 

31314120

物理化学实验(2)

32

 

32

2

 

 

 

 

 

2

 

 

31314121

结构化学*

80

80

 

5

 

 

 

 

 

5

 

 

31314122

化工原理*

64

48

16

4

 

 

 

 

 

4

 

 

41314123

化学化工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18

8

10

1

 

 

 

 

 

 

1

 

41314124

化学专业英语

36

36

 

2

 

 

 

 

 

 

2

 

小计

 

528

392

136

31

 

 

 

 

13

15

3

 

专业方向限选课A

41325125

中级无机化学*

32

26

6

2

 

 

 

 

 

 

2

 

41325126

化学热力学

36

36

 

2

 

 

 

 

 

 

2

 

41325127

有机合成*

36

30

6

2

 

 

 

 

 

 

2

 

41325128

现代分离分析技术

36

18

18

2

 

 

 

 

 

 

2

 

小计

 

140

110

30

8

 

 

 

 

 

 

8

 

专业方向限选课B

31325129

中学化学复习及研究*

32

32

 

2

 

 

 

 

 

2

 

 

41325130

教学技能微格训练与考核

36

18

18

2

 

 

 

 

 

 

2

 

41325131

化学史

36

36

 

2

 

 

 

 

 

 

2

 

41325132

中学化学CAI*

36

16

20

2

 

 

 

 

 

 

2

 

小计

 

140

102

38

8

 

 

 

 

 

2

6

 

专业方向限选课C

31325133

精细化学品化学*

36

27

9

2

 

 

 

 

2

 

 

 

31325134

精细化工工艺学

32

32

 

2

 

 

 

 

 

2

 

 

31325135

工业催化基础*

36

36

 

2

 

 

 

 

2

 

 

 

41325136

精细化工反应过程与设备

36

36

 

2

 

 

 

 

 

 

2

 

小计

 

140

131

9

8

 

 

 

 

4

2

2

 

专业任选课

41325137

化学学科前沿讲座

18

18

 

1

 

 

 

 

 

 

1

 

41325138

材料化学

36

30

6

2

 

 

 

 

 

 

2

 

31325139

环境化学*

32

26

6

2

 

 

 

 

 

2

 

 

41325140

生物资源利用化学*

36

30

6

2

 

 

 

 

 

 

2

 

41325141

食品化学

36

30

6

2

 

 

 

 

 

 

2

 

31325142

生物化学*

32

26

6

2

 

 

 

 

 

2

 

 

41325143

计算化学

36

21

15

2

 

 

 

 

 

 

2

 

41325144

化学实验技能训练*

36

0

36

2

 

 

 

 

 

 

2

 

小计

 

262

181

81

15

 

 

 

 

 

4

11

 

 

 

小计(应修)

 

271

204

67

16

 

 

 

 

1.5

3

11

 

总计

 

2773

2064

709

164

21

21

29

28

18

24

15

0

备注

1.*号者为考试科目其余为考查课程。2.专业方向限选课ABC分别为基础研究、中学化学教育、精细化工方向限选课,每个学生必须选择一个方向。3.专业任选课学生需修满8学分。4.通识选修课应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体育类中选修10学分。4、专业选修课学时及周学时计算方法为:限选课学时(A+B+C)÷3+任选课学时÷2

 
十、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要求及学分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要求
学分
认定
部门
1
职业技能
省级普通话考试
二级乙等及以上
1
普通话测试站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合格
1
教务处
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合格
2
全国大学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级及以上
1.5
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
初级
1
中级
3
高级
5
其它部(省)行业
职业资格、水平、证书考试
合格
2
2
学科竞赛
校级
一等奖
1.5
教务处
 
 
二等奖
1
三等奖
0.5
省级
一等奖
2.5
二等奖
2
三等奖
1.5
国家级
一等奖
6
二等奖
5
三等奖
4
3
科研创新
实践
主持或参与校级科研、教改课题
每项课题
毕业前应成功结题(参与人须排名前2)
主2
参1
科技处(教改课题由教务处认定)
主持或参与省级科研、教改课题
主3
参2
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教改课题
主5
参3
4
科研论文
文艺作品
校级、地市级报刊文章、作品
每篇作品为
第一作者
1
省级论文、作品(专利)
2
国家级论文、作品(专利)
4
实践报告
校级优秀实践报告
1
省级优秀实践报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