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化学学科建设骨干成员夏书标副教授,刘建军博士和成飞翔教授合作在国际能源类顶级期刊《Journal of Power Sources》上发表题为《Li+ intercalcation pseudocapacitance inSn-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high capacity and ultra-stable Li ionstorage》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收录期刊《Journal of Power Sources》最新影响因子7.467,中科院SCI分区一区, TOP期刊。该论文的顺利收录,得益于学校领导对科研的高度重视和院领导对科研的鼎力支持。(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9. 440: 227162,doi:10.1016/j.jpowsour.2019.227162)。
研究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具有菱形片状Sn基MOF材料(Sn-PMA)。首次将Sn-PMA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表现出高的电化学容量,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567.1 mAh/g。高倍率下循环400次仍然保持706.6mAh/g的放电比容量。通过理论计算,推测了Sn-PMA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机理。Sn-PMA结构中的Sn-O配位键的键长不一样,键能较弱的一对Sn-O键优先作为活性位点与Li+结合。结合Li+后,该位置的键有断裂和扭曲的趋势导致Sn-PMA材料从晶态向非晶态转变。其次,较高的介孔为Li+的脱嵌提供较高的赝电容效应。计算表明在2mV/s的扫速下,赝电容贡献达到66.54%。该研究成果承接我们上次报道的Ti-MOF材料,进一步验证了MOF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可行性及其充放电机理,该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际应用意义。
文章的共同作者包括:姚立峰、郭洪(云南大学)、申向、刘嘉铭(江西理工大学)、成飞翔(通讯作者)、刘建军(通讯作者)。该文章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等项目的经费支持。该文章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等项目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