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2025年招生宣传材料
学院介绍。曲靖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始建于1978年的曲靖师专化学系,自2000年招收本科生以来,学院狠抓机遇力促发展,已成为学校发展优势明显、发展成绩突出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的化学一级学科为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物理化学为云南省二级重点学科。新能源材料与化工入选省级一流学科培育计划。2024年“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点立项获批,2025年已经招生。化学专业为云南省重点专业,2024年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为B—,为云南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一本招生),2022年通过国家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与曲靖农业学校“生物制药工艺”专业合作开展中本“3+4”贯通培养,并于2024年开始招生。
学院现有化学(师范类)、应用化学(理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制药工程(工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工学)五个全日制本科专业,目前学院有27个自然班。
办学条件优越。学院建有云南省晶态多孔有机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1个、云南省高校绿色光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1个、云南省施正荣院士工作站1个、云南省李和兴专家工作站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4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3个,建有省级一流课程2门、国际化课程2门。实验室面积9783 m2,设备总资产4500多万。学院与曲靖晶龙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曲靖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博晖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与曲靖市一中、麒麟区六中、曲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云南驰宏国际锗业有限公司、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等32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固的教学实践基地;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电力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签订了校校合作办学协议,不断优化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师67人,正高级13人,副高级21人,博士(含博士在读2人)42人,专任教师具有硕、博士学位比例超过95%,20名教师受聘担任我校及上海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硕士生导师,近20名行业导师为学校材料与化工硕士点专业学位指导教师。教师中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后备人才1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9人,云南省引进高层次人才享受政府购房补贴和工作经费资助2人,曲靖市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曲靖市珠源人才5人;2名教师获得“云南省优秀教师”称号。学院教学团队被评为云南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云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院获得省级、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50余项,学院还聘请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知名学者和企业优秀专业人才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或兼职教授。
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独具特色。学院特设卓越化学化工人才班,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发展潜能大,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具有从事化学、化工学科及跨学科的发展潜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为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学习和深造奠定良好基础。按师生比1:5的方式安排教授、博士作为学生的学业导师,强化创新能力的训练。人才班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及加入教师科研课题、核心期刊发表科技成果以及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更多。2025届卓越化学化工人才班,四级英语过级率100%,六级英语过级率45.3%,考研升学率达到54.7%。
人才培养质量高。学院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党建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了服务80%学生的创新实践平台。2024年学院教师党支部获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近年来有300余名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际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奖。2024年获得“挑战杯”国家级金奖1项,实现历史性突破。
毕业生综合竞争能力强。近五年我院毕业生累计考取硕士研究生四百余人,百余名学生考取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985、211、双一流高校,近两年学生考取研究生比例达到28%,近三年学院整体升学率均接近30%。3名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入选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事迹国家教育部风采录(云南省唯一)。毕业去向落实率年均超过95%,滇东北超过70%的中学化学教师均毕业于本化学专业。以化学人才培养情况为支撑点的“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成果获得云南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服务地方绿色发展。学院结合地方需求在绿色催化材料、新能源材料、有机合成、新型功能分离膜、滇东北特色药用植物成分分离与鉴定等研究领域特色显著,取得系列研究成果。近几年教师主持完成和在研的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百余项,发表核心及以上论文三百余篇,其中中科院SCI收录一区论文4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科研成果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学院学科团队已与曲靖晶澳、曲靖磷铁、贵州川恒集团等企业开展一系列合作,完成课题研究30余项。今后,我院将持续加大教学科研力度并加快成果转化与应用,以满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地方发展注入更多更大的动力。
专业介绍
化学专业(师范类)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良好从事化学教学的基本能力。主干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等。该专业已经完成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并被教育部列为教师资格证免试认定专业。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中等学校化学教学,科研机构、化工、冶金、商检、环保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教育培训等方面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非师范类)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化工生产过程、了解应用化学专业前沿动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主干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工业分析及分离、环境化学、材料化学等。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能够在环境保护、新能源汽车、高分子材料、石油化工、食品和药品部门、检测认证机构、高等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分析、质检、研究、教学及生产管理等工作。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科)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工程基础理论和现代化工技术领域的知识,能熟练使用现代工具,分析解决化工过程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技术革新、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工程制图及AutoCAD、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等。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能在化工、能源、制药、冶金、炼油、环保、食品、环境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制药工程专业(工科)立足云南特色药用资源,秉承协同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原则,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质,掌握制药工程及相关学科(化学、药学、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备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制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工程设计、生产组织、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能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药物分析、质量检测、相关研发等工作;在制药厂、高校、研究所从事相关研发工作;从事医药产品的营销工作。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工科)培养适应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落实国家“碳中和”、“一带一路”和云南绿色发展“三张牌”战略开展新能源电池千亿级产业急需的先进技术研究及产业示范应用的人才。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以化学电源与太阳电池为重点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制造与应用能力。目前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从事科研与教学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100%。主干课程包括固体物理导论,电工学,电化学原理及应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锂离子电池原理与工艺,薄膜材料与器件等。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新能源、新材料、光伏发电、储能器件、电动汽车、光电照明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
招生宣传员:杨芬(15287496637)
化学专业负责人:余仕问(18487457596)
应用化学专业负责人:杨玉亭(18288438002)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负责人:王丽苹(13732782505)
制药工程专业负责人:王建玲(15559975108)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负责人:李启令(15887479243)
招生咨询QQ群:366031171